分類
工作假期的每日 日本工作假期攻略 日本社畜的每日

Day 72 緊急狀態下的大阪就業情況 就職冰河期

很多朋友都關心我在日本就業的情況,自從3月日本開始限制外國人入境後,願意招聘的外國人的公司越來越少,有臺灣人原本去了面試的公司,都因為遊客減少,撤回了稱為「內定」的聘書而哭不成聲差點自殺。

小弟在3月開始初安頓好後才找工作,沒有工資薪水下只好省錢,電視沒有買也過了一個月,在日本第一個月的各種初期費用,隨後購買各種電器和傢具,就用了40萬日圓約3萬港幣。最初有數份公司還是大企業,像Tabio、住友等等公司都有意邀請我去面試,但隨著疫情便沒有回音了。

之後去了一間比較急招募的大手企業Human A字頭公司面試,該公司正承接數個政府推廣旅遊項目,即使受聘了還答應3個月後轉正社員,因為疫情這些計劃都沒有辦法持續下去,只能間中一星期給我一到兩天上班,一個月上班數只有4~5天,等同沒有上班一樣,唯一是研修數天學到像禮儀的東西,對我在之後職場工作很有用。

在大阪已幾乎沒有公司願意招聘外國人材,到4月7日政府發表了緊急事態宣言後,許多公司開始陸續裁員或放無薪假,飲食店、零售業更是首當其衝,大量離職的人及以兼職為生的高中、大學生和家庭婦女,開始轉而和外國人爭工作,搶做那平時大家都不想做的一日職缺,像包裝、搬運等等,原本在81100找到的工作都被搶走,整個就業環境變得嚴峻。

在日工作的朋友酒店因疫情停業,公司原本要付原來薪金60%休業手当,因為緊急事態宣言可以不給,放無薪假慘過被解僱。因為被解僱可以到Hello Work領取失業救濟,反而放無薪假月領0元。

薪金只有原來的1/5,扣了20.62%的稅後,連房租4萬5日圓也繳不起,日本就是萬稅國家,不但醫療要錢、買東西要稅、收入1/5去了快將破產,到70歲才能領的年金 (今年起領取年金資格由65歲改成70歲)。

搞代購更是賠錢多於賺錢,收入每筆才5元,好一點的才20、30元,不夠吃一頓飯,不少人都拖欠本人數尾完全不還,追了多次都不還,積欠貨款上萬元,現在都不想追了,現在扣起的貨只要沒收到錢便會全部轉賣掉,所以現在除了熟人或找數手腳快的人,不再接代購客。

在疫情下逆市賺錢的麥當勞,Drive-through形式避免三密狀態很受歡迎

在快餓死時想過回香港算了,即使我自認自尊心很強,畢竟我某外國大學碩士畢業、在香港月入2萬5以上也考了個牌算是專業人士、日語也N1、TOEIC 925分,有香港和日本駕照,在日本沒有固定工作,收入接近為零沒辦法下,C’est la vie(這就是生活),去像香港勞工處的Hello Work ハローワーク碰碰運氣,職員也說現在這情況沒有公司在找外國人。

大阪兩大新地,飛田新地和松島新地至今仍然停業,連雞都沒得你做

只好用WORK JAPAN手機App看看有沒有工作,發現只有McDonald 麥當勞竟然有在招聘人手,讓我找到一份在家騎腳踏車(單車)約15分鐘的分店。

麥當勞在疫情下近半店舖也關門,有開門的店由堂食都轉為外賣,理應生意額大減,然而這家店由於是大阪市內5家有Drive-through,而且在市中心內,即開車的人不用下車,在外國很流行可以車上點餐,付款後拿餐的形式,生意因飲食店不開門,而且學生都休學在家,沒有供餐,家長去買麥當勞給小朋友吃而生意大增。

很受小孩歡迎的My Melody

麥當勞這時還推出開心樂園餐是Melody和Tomy car,天天在電視大打廣告,完全吸引了小朋友想吃的慾望。

小弟最初去錯面試的分店,去到是貼了營業終止關門大吉的告示,我以為天要滅我那我回香港算了,怎料再看地圖真的是我去錯店,瘋狂踏腳踏車遲到了5分鐘,去到店時大汗淋灕,幸好店長人很好,很喜歡外國人和香港,更去過香港跑全馬拉松,所以很樂意招聘我。

至少有工作了,而且店長也排了一星期3-4天更給我,一個月能賺到稅後15萬日圓,現在至少夠應付生活上開支,但廚房的工作畢竟辛苦又虛耗體力,經常火或刀傷,幸好前輩都是友善的人,才能撐了一個月。

日本疫情開始好轉,終於有公司願意招聘人材,下週會有兩件面試,但日本的旅遊業基本上今年是玩完,到年底都難以恢復,像WBF、First Cabin都宣告破產,所以想來今年想來日本,三思而後行了。

Working Holiday簽證有樣東西很好,除了做雞做鴨不行外,比起工作簽證和學生簽證,完全不限工作係正職還是Part time,而且不限時數,相比好多在日本用工作簽證上班,但被放無薪假變相無收入的人,又不能做兼職情況好,至少交租和生活費無問題。

分類
日本生活文化介紹

地震的感覺

許多在香港生活的人,一輩子或許都沒有經歷過地震, 然而最近香港的長洲、擔桿島附近都出現過地震,雖然級數很小威力很低,卻嚇壞了不少香港人。日本是個經常地震的國家,由於火山活動頻繁, 大大小小的地震近乎每日都發生,可以說是家常便飯。 

日本的地震速報能在地震前數秒到十數秒傳來通知,讓大家做好地震的準備。

老實說來大阪已經近三個月,大阪關西第一帶近乎是沒有地震過, 相反在關東今年已經發生過千次地震,小弟在宇都宮才十五日,便中了一次主震和餘震,而且都是在深夜發生,每逢睡著不久地震便來了,心血少一點,很多晚上也睡不著覺了。

小弟經歷過四次地震, 三次在日本、一次在香港。 日本的北海道6.9級地震、宇都宮5.1級地震和京都3級地震,和香港附近的檐桿島4級地震,這些地震都在震度3以上,所以人才感受到。那到底大地震是什麼感覺呢?

大地震前會聽到一陣地聲,呼呼嘶嘶的電波聲,手機如果有地震速報通知時會發出很可怕的「鄧鄧鄧鄧」聲音(據說是為了耳朵障礙的人而設計成很低頻的像鼓一樣聲音,有興趣可以到NHK網站試聽),之後被左右輕微搖了幾下才出現最可怕的上下搖,人被拋起幾次,再被左右搖十數次。

北海道地震,札幌市內震度為5弱已經夠嚇人了,在床上搖到人被拋起幾次,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動落地

上次北海道大地震時我還在夢中,沒有地震的意識,被搖了數十下才震醒… 幸好是酒店有7級防震,不會被壓死也完全不知道…..

每幾天便地震一次的茨城縣,住關東實在生活都離不開地震,住茨城更是天天在震不停

地震時會傳來P波和S波,P波是垂直傳播的地震波,換句話說會被上下搖,S波是水平傳播的地震,會左右搖動。通常P波都比S波傳播得,地震先感應到上下加左右搖動,大地震時人突然會被拋起幾次,而持續時間比較短。之後視乎離震央越近,越快感受到S波,突然傳來很吵耳嚨嚨嚨的的叫聲,左右開始搖動十數秒時間,整個地板會傾斜,持續幾秒到十數秒後平息,人會感到有點暈。

之後陸續出現的餘震通常搖晃輕微,通常只會左右搖三四下,建築物也不會發出巨響,但如果發生在深夜就很難再睡覺了。來日本,選擇在關東定居真的隨時預備好大地震的風險。

分類
工作假期的每日 日本工作假期攻略 日本生活文化介紹

Day 70 日本的身份證 My Number卡(マイナンバーカード)

日本以往一直沒有一張像香港一樣的身分證,外國人才會特別擁有一張身分證稱為在留卡,需要隨身攜帶,日本至今除了外國人,日本人則沒有必須攜帶身分證出門的義務和法律責任,而在日本用來證明身份的文件有很多各式各樣。

最常用和方便是用駕駛執照作身分證,所以很多日本人都會去考取駕駛執照,因為證件上有照片和地址,駕駛執照的用途可以在很多銀行作開戶審查、政府機構確認身份也用駕駛執照作身份證明文件。

雖然日本也有其他可以證明身份,像護照,但實際上沒有領取護照的人高達77%,而保險卡、住民票、印鑑登錄證明書等也可以用作身份證之用。但由於這些沒有照片,有時像網上開戶用保險證,確認身份需要另加一種身份證明文件,不算很方便。

卡面上可以申報器官捐贈意願
背面載有IC Chip

以往也有一張稱為住民基本台帳卡可以用來證明身份,但是後來就被一張全新的國民身分證— My Number卡(個人編號卡)取代,雖然政府已向市民發送通知卡,上面會提醒市民領取,但有這張通知卡已做到不少My Number的部份功能,所以實際上領取的人數不足全國的三成,所以仍不是一張很流行的身分證。

申請My Number卡同時是一張電子身分證,可以在網上確認自己的身份作銀行轉賬,也不必去役所便可以進行很多政府的事務,像eTax,甚至去便利店可以申請住民票、納稅證明、印鑑登錄證明書等等,不用親自去役所排隊,收費也會比較便宜。在留卡是外國人唯一可以用來證明身份和在留資格的證明文件,而My Number卡則是一張生活便民的非常方便身份證。

首先會收到上面那張個人號碼通知卡,再之後收到通知再去役所拿マイナンバーカード

外國人來到日本後,自到役所登錄住所時,職員便會安排在一個月後寄送通知卡,之後拿到通知卡,可以在網上申請,由於需要特別規格的照片,也可以各護照相片的自動攝影機裡申請,或郵寄回表格和照片申請,大概再需要一個半月才拿到通知去取卡的通知書,辦證前後需要兩個多月,而且役所只在平日開門,除了一個月一次的周日,其餘周末皆不辦公,所以不多人去申領。申領成功後會郵寄收到通知書去拿卡,到役所職員會安排輸入兩組密碼,完成後便拿到日本的身份證了。

為了拿到My Number卡等了8小時的東京人
相對東京人滿為患,在大阪只需要等職員說明和複印在留卡,一分鐘便設定好密碼拿到卡

而且由於My Number卡上印有地址,一旦搬家,便又要需要再做一張非常不便,而且有效期是跟着你的簽證日期,所以一旦簽證更新就需要重新再做一張,所以不是很多人會去申請,也因需要親自去排隊領取對上班族不算方便。

日本政府マイナポータル手機程式可以讀取卡內的電子證書
用iPhone不用讀卡器掃一掃就能領10萬日圓!

但是經過今次安倍晉三政府宣布派錢100,000日圓,想快拿到錢便需要用My Number卡網上申請,會比郵寄早2星期申請和收到錢,只要用iPhone手機或Android手機再加讀卡器確認卡片,便可以填銀行戶口很快便收錢。所以很多人現在很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申請My Number卡,現在要申請也需要等四到六星期,跟郵寄申請所費的日子沒分別。

如果來日,我還是建議申請My Number卡,辦理各種政府手續和銀行事務都方便,而且是免費!而且這個號碼會跟你一輩子,是在日本生活過的一個證明。

分類
工作假期的每日 日本工作假期攻略 日本慳錢省錢攻略

Day 69 人肉測試打工渡假/工作假期購物時免稅

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廳的免稅準則,在日本逗留未滿六個月的外國人均被為「非居住者」,包括打工渡假/工作假期/Working Holiday、學生簽證,只要不是以全職上班賺錢(兼職不算),都可以跟遊客一樣享有免稅的待遇,免除百分之10的消費稅,前提是商品需要在購買後一個月離開日本,不得在日本使用。

在日未超過半年,又沒有全職上班的外國人可以免稅

然而有許多商家是不瞭解這個規定,所以拒絕了免稅的要求,因此小弟便嘗試人肉測試,幾間過大的店鋪,能不能提供非居住者外國人代日本免稅的優惠,多數大的店舖都能提供免稅,但畢竟規定不是每個店員都清楚,有時要找到店長來處理,會詢問貨物是否帶離日本,如果是就可以免稅。

以下商店測試了能接受免稅

衣服類:

Uniqlo(ユニクロ) OK

GU OK

家庭用品:

Nittori (ニトリ) OK

藥妝店:

大國藥妝(ダイコク) OK

松本清(マツモトキヨシ) OK

分類
日本生活文化介紹

雞蛋的賞味期限

買了一星期便過期的雞蛋……

「賞味期限」和「消費期限」分別在,即使過了「賞味期限」,只要未開封和有適當保存,即使過期後只要未變質仍可以食用,相對消費期限過期便不可以食用,消費期限的食品變質期間相對較慢,但開封後一樣需要盡快食用,甚至會比消費期限快壞。

然而「雞蛋」的情況比較特殊,最初來日本時都都很震驚,買到的雞蛋的賞味期限都很快到期,一個人要怎麼吃,不到一周就過期,一周內要吃完6隻雞蛋有時都很困難XD 結果買了吃不完便丟垃圾桶,非常浪費。但後來查了原來這個雞蛋「賞味期限」是指「生吃生雞蛋」的期限,即使過期後不生吃,只要經過加熱煮過就沒有問題,但畢竟日本很喜歡吃加生雞蛋料理。

這個賞味期限是指在保存温度25度以下,雞產蛋後一周內包裝加上兩周的日期,通常運到超市都要一週,所以可以生吃的期限只會有一週左右。

實際上的消費期限在夏天室溫保存下,可生吃雞蛋的期間是產卵後16日、春天和秋天是25日、冬是因為氣溫較低,細菌較不活躍,保存期達産卵後57日,把這個日期扣掉包裝和運輸所需的七天後,便是真正消費期限。如果你是打算煮來吃,如果有適當放在陰涼的地方或冰櫃(雪櫃),放一個月也是沒有問題。

分類
日本生活文化介紹

男人在日本小心坐電車時的痴漢冤罪

痴漢は犯罪です!

日本的電車非常方便鐵路網四通八達,然而許多變態的男性,會趁著在電車擠迫的環境性侵犯女性,這種變態行為絕不能容忍和姑息,所以在日本只要有女性舉報對方是痴漢,以日本在風化案法律是以有罪推定下定罪率99.8%,所以作為男性要非常小心,不要做出任何令人誤會的舉動。

然而即使你沒有做出這樣的舉動,有一種罪叫做「痴漢冤罪」。痴漢冤罪就是指沒有做過任何痴漢行為卻被定罪,沒有證據證明你犯法,都可以被判罰3-4年有期徒刑,很多影視作品都探討過這問題,像電影「それでもボクはやってない」,主人公被誤會是痴漢,雖然警察一直威逼利誘要他和受害心私了,他堅持不認罪上訴到最高裁判所仍被判處冤獄,這也並非罕見的案例。

首先被侵犯的女性未必能看清楚是哪一位男性侵犯他,然而你就是與女性的位置最接近,成為被誤會的那一位,也許只是你長相,因為誤會你就會變成罪犯了。

在日本很多人都把すみません(Sumimasenn,不好意思)掛在口邊,當有女性正想找出犯人時,你卻以為是自己不小心踩到對方的腳,這樣道了歉,那麼對方就會咬定你是認了是痴漢,水洗也不清,日本不少律師都說所以在電車時不是做了什麼要道歉的事,就不要亂說すみません。

更離譜的是日本的司法制度又被稱為「人質司法」,即是當你被帶去調查,警察有權拘留你在「臭格」72小時,比香港長一倍時間,之後檢察官帶犯人提堂,司法機構會再決定是否拘留多20天,可以行政扣留你共23天(最長一年),當中很多時你沒有認罪就沒有保釋制度,對任何上班族來說,一天不上班公司都難以容認,更何況23天,而且所有工作文件均被警察扣押,加上警察各種威逼利誘,所以抵受不了只好草草認罪。

日本法庭只會相信女性的供詞無誤,即使是假口供和沒有證據,也能把人定罪,大阪早前一宗「假強姦案」,自稱受害人的女性撒謊指被男子強姦,即使在女性的性器官上沒有找到任何強姦的痕跡,也被判12年,結果自稱受害人的女性抵制不住良心的責備才供出事實,但該名男子已坐了6年監,人生已盡毀,法庭更拒絕賠償他6年的損失,指日本法律精神是相信受害人不會說謊。

最重點,痴漢罪在日本可以與受害人示談一筆賠償金了事,許多男性即使什麼都沒做過,不想招來麻煩,都願意和「受害人」和解,免得影響工作和讓家人知悉,而選擇賠償100~200萬日圓,正正如此有名門女子高中生集團式,專門在電車上挑選上班族的中年男性下手,說被性侵犯而敲詐賠償,他們都以報警相逼,不賠錢就會有幾多同夥圍堵你,直到你賠錢為止。

作為男人要好好保護自己,電車上一個人時不要和女性坐或站太近,盡量和女性保持社交距離(2米),通勤時靠在門邊,和男人夾三明治。遇上硬要擠上車的女性,要用背對她以免誤會,雙手舉高避免嫌疑。在日本生活又逼不得已坐滿員的通勤電車,先儲好能處理這些律師的電話號碼,甚至可以考慮投保每月590日圓的「痴漢冤罪保険」以便尋求律師即時介入幫助,總比一個人面對穩妥。

日本有些律師會教如果被懷疑第一時間是逃跑,不是爭執。真的被指控時,一定不要跟該名女性爭執,盡快離開車廂和車站,如被帶去站員室前一定要重申沒有做過「やっていません」,避免站員作不利證供。

要注意,警察才有權力扣留疑犯,而站員沒有權力所以沒有需要去站員室。如果沒有辦法被帶到站員室,進入司法程序前,嘗試和該女性示談用錢解決,不要相信日本警方指認罪就能回去上班,這是沒有可能的,警察都會盡快將犯人帶到裁判所提堂,審訊過程會被正式起訴拘留。

即使期間即使認了罪獲保釋機會後,警察仍可以任意召喚你到警署協助調查,或再以別的罪名再作23天行政拘留後便送去受審,期間沒認罪一直都不會被放出來。

唯一外國人的特權是,不需要完全服刑才能回國,多數會安排遣返原居地,只要有能力有錢買機票便可以提早回國,五年內禁止踏足日本。

分類
日文學習

日文問題:な形容動詞的なる用法

勇敢な警察官和勇敢なる警察官是沒有意思上分別

在《大家的日本語》這本教科書,稱使用な的形容動詞為「な形容詞」,對初學者也好甚至高級的學習者來說,記得就好,背後な形容詞是什麼來源其實不重要,不過在許多教科書,像《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》,或維基百科和學術書,都會看到一種說法叫「形容動詞」,即使學到N1也沒必會知道原因。

為什麼な形容詞本身稱為「形容動詞」?日本的平安時代,約公元8〜12世紀的時候,日本人發現語言中缺乏足夠形容詞,於是抽取名詞加再加上動詞句組的「にあり」作形容詞,久而久之越來越多漢字詞彙傳入日本後,越來越多漢字名詞可以加工作形容詞,之後隨時代にあり變成なり,形容動詞作結尾時是〇〇なり,形容名詞時則是〇〇なる。

隨著現代日語的演變,口語把〇〇なり、〇〇なる簡化,只剩下作形容詞的な。用〇〇なる時只在古典日本語風的文章或藝術中使用,跟用な用來修飾名詞沒有分別,像日劇「華麗なる一族」,換成今天的日本語即是「華麗な一族」。

分類
韓文學習

南北韓的韓文分別 Netflix翻譯錯誤:玄彬在《愛的迫降》飾演的正確是「李」正赫不是「利」正赫

金正恩不死北韓政權不倒,李正赫和尹世理這對甜蜜CP永遠分隔在南北韓38線

Netflix的韓文字幕翻譯,在處理韓劇《愛的迫降》中玄彬在《愛的迫降》(사랑의 불시착) 飾名為리정혁的北韓軍人兼總政治局長兒子角色,沒有考慮到南北韓的語音差別,把「李正赫」錯譯「利正赫」,或許源於「李」一字在北韓和南韓發音不同,最終取捨下用了同樣頭音南北有差別的韓國極罕見姓氏「利」字作虛構角色人名避免處理兩韓發音的差異。

「李」姓在韓國是第二大姓,第一不用言諭就是「金」,而姓「朴」僅次於金和李。雖然南韓和北韓語言都是韓語、即是朝鮮語,北韓雖然自稱「文化語」是基於平壤話,實際上和南韓一樣,兩韓的標準語是基於首爾話而成,所以今日南北韓的人除了因為社會制度不同用字上分別外,語文是互通的、文法是一致的。

所以跟南北韓的人打招呼你好一樣是안녕하세요(Annyeonghaseyo/アンニョンハセヨ),見到你很開心的Nice to meet you韓文一樣是만나서 반갑습니다 (Mannaseo bangapseumnida/マンナソ パンガプスムニダ)。來自南韓的尹世理和北韓的李正赫基本上,聽得懂對方說什麼,但分別在用字上,像稱呼同輩朋友時,李正赫用的是「同務」(동무),而尹世理用的「親舊」(친구)

更多例子有,同樣漢字表記為「理由」(이유)的「理」,在北韓是「리유」(Riyu),比較接近漢音,而在南韓則變成「이유」(Iyu),所以當尹世理第一集被保衛部的「趙卡車」趙正哲發現時,發音一聽就知道是南韓人,李正赫非常機靈說她是來自「十一科」培養潛入韓國的間諜,成功騙過趙卡車。

題外話:用貨櫃車/卡車殺人是北韓常見消滅政敵的方法,當年北韓南日大將因威脅到金正日便死於「車禍」,北韓街上車都很少,所以死於真正車禍機會率近乎0。

然而在南韓和北韓,雖然漢字表記都是「李」,姓「李」的發音卻會出現不同,韓戰/朝鮮戰爭發生前,學術界出版了很多韓文拼寫方案,當中涉及首爾話的「頭音規則」(두음법칙),北韓沒有採用頭音規則。頭音規則是指,為了發音方便,字首當第一個音的輔音/子音為「ㄴ」 (n) 或「ㄹ」(r) 兩個難發音的字頭時,南韓的變爲「ㅇ」即脫落不發音,而北韓則沒有此規則,所以在北韓的「李」仍舊是「리」(Ri),接近李的漢音Li/Lee,而南韓則轉變為「이」(I),所以同樣姓李發音變成不一樣。而李正赫的先祖是南韓的全州李氏,今天發音已是「이」不是「리」。

劇組以「李貞赫」為玄彬角色設計的中文漢字名

因此玄彬在劇中北韓名字是「리정혁」,他名字的真正翻譯是「李正赫」或「李貞赫」,而不是「利正赫」,在最後南韓篇第14集李正赫持偽造的中國護照入境南韓,名字上正正是「李貞赫」(李正赫)而不是「利正赫」,這就是劇組故意安排讓觀眾認識南北韓的分別。可惜Netflix的字幕翻譯人員,到最後也沒有修正此錯誤,仍舊錯譯為「利正赫」。

分類
工作假期的每日

Day 65 連DHC都轉行出售口罩

DHC連口罩的包裝精美

昨日提到日本街上開始恢復口罩供應, 越來越多商店,出售不明來歷的口罩,大多像透明沒帶一樣的國王的新衣,還索價3,000多日圓,最近DHC都出口罩,未連運費一盒1,639日圓30個,雖然不算便宜,但大牌子始終比街上的雜牌有信心好多?,只限過往的會員訂購,每人限購一次,上限3盒,才不致於搶購一空,有需要的在日朋友可以考慮。

幸好我一直有在DHC購物,總比街上不知名口罩安全,馬上幫朋友訂了一盒讓他在日本也有口罩用。資生堂都出酒精時,下一個轉行賣防疫用品會是哪一家呢??

是三層口罩,不會性感透光
分類
工作假期的每日

Day 64 一街都在賣不明來歷口罩的大阪 黃金周大阪人團結自肅心齋橋頓成死城

以往即使地震或者颱風仍然人山人海的心齋橋頓成死城

自從武漢肺炎爆發許多中國人和香港人都來日本瘋狂搶口罩,結果到2月底日本已沒有口罩賣,許多人只能自製口罩,和在網上搶購一盒一萬日元50個的口罩,非常神經病。

日本製口罩非常短缺,偶爾只有7個一包有售,對許多人來說7個只能重用再重用才足夠使用

後來結果安倍政府禁止高價轉售口罩,才沒有那麼瘋狂,網上口罩的價格也回落到4000日元一盒,在Amazon雖然偶爾有售日本製口罩,價格相宜,但遠遠來不及香港很多在連登上不少轉賣口罩人渣仆街搶購的速度,價格都比疫症爆發前300日元一盒貴了十多倍。偶爾在街上的便利店、超級市場會有出售日本製的超快適、超立體,但是限購一包只有七個。

身邊很多日本人,都會把口罩重用消毒或者自製沒有防病毒的布口罩,甚至等安倍政府派,但今天仍未收到的兩個布口罩。

街上越來越多不明來源的口罩,算是解決了口罩荒

但是4月底情況突然出現轉變,街上越來越多店舖原本是賣衣服,甚至賣珍珠奶茶都轉型售賣 口罩和消毒用品,但是那些口罩來歷不明,甚至薄如紙明顯是中國製,也沒有廠商的資料,更遑論什麼BFE、PFE和VFE這些標示,甚至沒有日語標示。

價格最初3,980日元50個,到最近2780日元都有交易,價格可為越來越便宜,心齋橋整條街原本不是賣口罩的店鋪,均有口罩出售,有的店鋪甚至出現排隊的情況。

沒有人的難波
偶爾一兩個人走過的心齋橋
連車踪影都消失的心齋橋
黃金周大阪的人都自肅不外出

心齋橋現時受到緊急狀態宣言影響,街上非常冷清,Uniqlo、GU、百貨公司、咖啡店停業, 只有少量藥妝店和DAISO有開門,到晚上七時甚至所有店舖都會關門, 只有一兩間店舖經營到晚上八時場面非常冷清,心齋橋竟然可以騎單車 /腳踏車經過,是以前從來沒有的情況。